学校景观水系水生植物修复取得阶段性成果

发布者: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:2014-10-09浏览次数:115

近日,后勤管理处能源管理中心、物业管理中心与生命科学学院联合开展的“景观水系富营养化水生植物修复研究”取得阶段性成果。通过8月中旬和9月中旬两次水质监测数据显示,试验河段绿岛西河道南段与青年路北侧河段相比,COD降解率达到69.92%,氨氮降解率达到26.02%,总磷降解率达到85.85%,BOD5降解率达到44.06%。实验河段水面绿藻和蓝藻全部消失,水质异味得到明显改善,清澈见底,水生植物已长出发达根系,长势良好。

长期以来,学校景观水系由于没有活性水源,缺乏流动,河道两岸植物落叶、枯叶、垃圾随雨水冲入水系后形成淤积,氮、磷等营养物质浓度增加,使水体呈富营养化,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大量繁殖,水体溶解氧量下降,水质恶化,甚至变臭,不仅严重影响景观效果,造成水资源浪费,而且需要耗费人力物力财力定期进行清淤。

针对这种情况,能源管理中心、物业管理中心充分利用学校科研资源优势,选取学校2012—2013年“能源杯”节约型校园学生科技创新作品竞赛活动中生命科学学院2011级学生杨猛等同学作品,联合生命科学学院徐恒戬博士开展了“景观水系富营养化水生植物修复研究”,优化校园景观水系环境。

该研究项目被列为学校科研课题,自今年6月启动,将持续到明年6月,经过对水生植物的越冬管护,春季返青、补苗和多次水质监测后,对项目进行验收。验收通过后将根据学校景观水系不同水深,通过增加植物生态浮岛等方式制定方案进行推广,全面优化学校景观水系。

结合工作实际情况,利用学校科研资源,推动解决工作问题,是后勤管理处在实际工作中的有益探索和尝试。通过该项目的实施不仅推动了校园美化实际问题的解决,有效的改善校园环境,而且激发了学生科技创新热情,充分调动起了教师科研动力,实现了解决问题与服务育人的双赢。